绿巨人app最新下载

绿巨人视频下载

【社论】预制菜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安心、明白

罗永浩与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多日。9月15日,西贝餐饮发布致歉信,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,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,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。

西贝道歉了,“多款菜品调整为门店现做”,这是消费者期待的结果。但跳出个案看,连日来的讨论中,争议的焦点高度聚焦如何定义预制菜,又该如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,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一家餐饮企业,更与食品安全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。

什么是预制菜?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,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,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,不添加防腐剂,经工业化预加工(如搅拌、腌制、滚揉、成型、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)制成,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,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、运输及销售条件,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。

这个定义比较复杂,也留下了非常大的弹性解释空间。因此《通知》还明确,净菜类、主食类、即食食品、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、添加防腐剂的食品、散装食品等6类食品不属于预制菜范畴。

不过,从此次西贝风波可以看出,普通消费者与商家对于预制菜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差异。此前西贝认为,“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,做熟环节都在门店进行”。然而在多数消费者眼中,从中央厨房、食品工厂生产的半成品就是预制菜。认知层面的巨大分歧,就容易造成“鸡同鸭讲”的尴尬局面。

可见,预制菜仍然需要更为明晰的概念界定,行业发展也需要更统一的标准。一场激烈的争论,带来的不应该只是流量和热度,而应该促进各方尽快凝聚共识,寻找治理良策。

据媒体报道,国家卫健委主导的《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草案已通过审查,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对此,公众最大的期待无疑是,通过出台相应国家标准,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,给预制菜一个规范、明晰的“身份”。

事实上,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是反对预制菜,而是希望餐饮门店明确标注是否使用、如何使用预制菜。《通知》中就明确,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,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不少网友呼吁,如果商家提供的菜品属于“现炒”,不妨在菜单上注明;如果出自中央厨房,商家也应该如实告知。总而言之,在信息公开、透明的大前提下,商家可以提供预制菜,消费者也应该有知情的权利。

当下许多商场对于明火使用、肉类处理都有限制,使用预制菜或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,更符合相关安全规定。而且,预制菜能够节省成本,显著加快上菜速度,提高翻台率。因此,预制菜的出现,顺应了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,对于企业经营和消费者体验而言均有益处。舆论场给出的各种建设性意见,也是在推动预制菜产业不断走向标准化、透明化、创新化的未来之路。

民以食为天,既然关乎“舌尖上的安全与美味”,就绝不是小事。一家餐饮企业,乃至整个餐饮、食品行业的发展,当然可以追求高效便捷,但也要明白,只有让消费者吃得安心、吃得明白,才能迎来真正的长远发展。

«    2025年9月    »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搜索
最新留言
    文章归档
    友情链接

    Powered By 绿巨人app最新下载

    © 2025